真假宮縮其實指的是有效宮縮和無效宮縮,研究提示懷孕16週以後子宮便會出現生理性宮縮,即子宮在收縮但是不會導致子宮頸管消退,宮口擴張。而真宮縮,也就是有效宮縮,往往會導致子宮頸管消退,宮口擴張,更恰當的講法就是產程發動。
生理性宮縮往往只是表現為子宮緊縮感,但是不會出現下腹陣痛,而有效宮縮,也就是真宮縮,往往會引起陣痛,臨床上臨產的起始點為,宮縮持續30秒,宮縮間歇5-6分鐘,宮縮漸進性的加強,伴子宮頸管消退,宮口擴張。這裡有一個點是很重要的,就是有效宮縮,會漸進性的增強。
有些寶媽懷孕後期會出現宮縮,這些宮縮不是很規則,就是痛不痛,晚上有點痛,而白天又不痛,有時候空閒的時候痛,而繁忙的時候不痛。
總結,講的通俗點,假宮縮就是無效宮縮,不會發展為分娩,真宮縮就是有效宮縮,會讓子宮頸管消退,宮口擴張,產程開始。
在懷孕後期,特別是36週之後,由於胎頭的下降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假性的宮縮是很常見的現象。
假性宮縮和真正的宮縮最大的區別點,就是是否有規律性。假性的宮縮往往是沒有規律的,而真正的宮縮,發生的間隔是會比較有規律的,並且會有時間越來越短的規律。另外從強度上,假性的宮縮往往也是比較微弱的,而宮縮的強度會隨著時間的進展越來越強烈。
通常經產婦對於假性宮縮和真正的宮縮會判斷得比較準確,畢竟已經體現過一次了。那麼對於初產婦而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錄每次感覺到「宮縮」的時間,看發生的時間是否有規律,如果還是難以判別,可以到醫院由醫生幫忙判斷,有的時候還可以藉助胎心監護儀記錄的數據來判斷是不是有規律的宮縮,還是假性宮縮。
如果已經出現了規律的宮縮,間隔時間小於10分鐘,那麼基本就是宮縮了,這個時候就要看距離分娩醫院的路程安排要不要去醫院了,如果是經產婦,一定要抓緊時間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