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摳耳朵導致的耳朵流血,一般是摳耳朵導致外耳道壁損傷,甚至是耳膜損傷。如果只是少量出血,一般問題不大,如果出血比較多,持續不斷,需要到醫院裡找醫生檢查,確定外耳道或者耳膜的損傷程度,再根據情況進行適當的治療。注意避免耳朵進水,防止繼發感染,必要時可以適當口服抗生素來預防感染。
急性中耳炎如果感染控制不好,出現耳膜穿孔之後,容易表現為耳朵少量出血。如果有膿血,並且在出血的當時耳朵疼痛明顯減輕,則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導致耳膜穿孔的表現。除了可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之外,還可以口服抗生素來進行控制感染。
大皰性耳膜炎也可以有耳朵疼痛,一般在出血之後耳朵疼痛會減輕。通常大皰性耳膜炎和病毒感染有關係,可以適當使用滴耳液治療。但滴耳液並不起主要作用,一般可以觀察,恢復幾天會慢慢自愈。
耳朵不痛不癢突然流血最多見的就是無意識地摳耳朵之後,導致外耳道皮膚損傷,耳朵開始流血。有了耳朵出血的情況,可以用棉棒放到外耳道,能夠壓迫止血。如果出血比較多,一定要到醫院就診,通過耳內鏡檢查,如果是外耳道損傷引起出血,多數在損傷處部位可以有血痂。
外耳道或中耳腔腫瘤里無論是良性腫瘤,像血管瘤,還是像外耳道和中耳癌症,都可以引起腫瘤的破裂,導致病人出現耳朵流血。如果是外耳道或中耳的腫瘤出血,要取切片檢查病理明確診斷,才能開始進行治療。
耳朵外傷,如突然出現的氣壓傷,可以導致耳膜穿孔,可以導致耳朵出血。如果是外傷引起耳膜穿孔出血,根據耳膜穿孔的情況,可以觀察,也可以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