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尿比重偏低是什麼原因?

李中* 醫師#1

如果出現尿比重的偏低,多數情況下是生理變化,可以進行反覆的檢測來明確是否這種情況持續存在,並根據伴隨症狀以及其它的必要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來明確是否有病理性的尿比重偏低,因為尿液中的酸鹼改變受疾病、用藥、飲食的影響,尿液放置時間過長,細菌可以分解,尿素是酸性尿變成鹼性藥。

日常的膳食結構,對於尿液的酸鹼度也存在影響,以肉食為主者尿液偏酸性,以素食為主的尿液偏鹼性,如果考慮存在病理性的尿pH值降低,往往多見於酸中毒、高熱、痛風、糖尿病以及口服氯化銨、維他命C等酸性藥物,低鉀代謝性鹼中毒酸性尿是其特徵之一。某些藥物的影響可以導致尿液酸化,比如氯化銨的酸性尿液往往是用於臨床上的治療,所以在評價pH值偏低的情況時,往往到先考慮是否為生理性的問題,只有有明確其它系統的不適症狀存在,才考慮病理性的問題。

尿液常規檢查中潛血出現一個加號是什麼意思?

尿比重正常值是多少?偏高或偏低說明什麼?

楊* 醫師#2

正常人的尿比重波動在1.003-1.030,一般在1.015-1.025,尿比重偏低主要指尿比重小於1.015,可以間接反映腎小管的功能。

尿比重降低在生理狀態下可見於大量飲水,尿液稀釋從而導致尿比重降低,可以進行反覆的檢測來明確是否這種情況持續存在,並根據伴隨症狀以及其它的必要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來明確是否有病理性的尿比重偏低。

在病理狀態下往往見於一些腎臟疾病,如慢性的腎小球腎炎、慢性腎衰竭、腎小管間質疾病、尿崩症等。如果是病理性的尿比重偏低,建議病人及時就診,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孟漱* 醫師#3

尿比重偏低可能是飲水量較多造成體液增多,經腎臟濾過排出的水分就會增多。尿中存在的肌酸酐等代謝產物相對含量減少,故而表現為比重略低,等同於水分的比重。這種情況一般不伴有任何的排尿異常、不伴有腎功能的異常,只需要適當控制飲水量即可。

也可能是當出現慢性腎小球腎炎或者腎功能不全時,這是機體內的代謝廢物不能通過腎臟完全濾出體外。但排出的水分含量不變,故而表現為比重減低。同時可伴有血清中的尿素氮、肌酸酐輕度升高,或者伴有顏面或者四肢水腫等改變,需要進行腎功能檢查來進一步的確診。

還有當患有尿崩症時病人可以排除大量的水分,每日尿量可超過2500毫升以上嚴重的病人甚至超過5000毫升。排出的尿液絕大多數為水分,其內的代謝廢物相對含量較少故而比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