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手術後腳麻怎麼辦?

醫师头像 陶英*

椎間盤突出手術後有些人還會留下腳麻的症狀,可能是術前就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損傷導致腳麻,或是手術後遺症造成腳麻。

椎間盤突出手術的目的是解除對神經的壓迫,可以透過去除一部分骨質和神經減壓恢復椎管口徑,解除神經壓迫讓椎管或神經根管達到接近正常的生理結構。但早期局部壓迫或者造成神經的損傷無法恢復,所以有部分患者手術後會出現仍然腳麻或其他的神經症狀。

壓迫造成的損傷除了神經自身修復之外,也可以透過一些藥物或者輔助治療來加快修復。有些患者如果在治療過程中不能達到較好改善神經的效果,可以透過藥物治療,即營養神經的藥物,像甲鈷胺、維生素B1等都對神經修復有效果。也可以用一些荷爾蒙藥物,可以消除神經水腫,使神經得到恢復。但神經壓迫比較久或者壓迫比較重,造成神經缺血的時間比較長,出現神經續發性改變,如神經萎縮、神經變性等殘留的後遺症,可能無法恢復,患者會終生有此類症狀。

醫师头像 石東*

椎間盤突出通常是對局部的神經根產生壓迫,所以會出現疼痛,以及術前有腳部麻木的感覺。當手術治療將椎間盤壓迫神經的地方解除後,其中消失最快的就是痛覺,也就是沒有髓鞘的細纖維,所以在進行椎間盤突出摘除神經根壓迫的地方疼痛是最先緩解的。但是支配感覺的,也就是粗纖維,它是有髓鞘的,它雖然因為突出壓迫的地方解除,但是它恢復需要時間,它並不會那麼快。

所以做完手術以後腳麻的感覺會持續久一些,恢復的時間會長一些。此時可以口服一些營養神經類的藥物,促進髓鞘的再生,一般在術後一到三個月,最長不超過六個月,患者的此種麻木感就會慢慢地消失。當然若做完手術以後,腳麻持續存在,還是要到醫院進行複診,讓主刀醫師看診,然後評估是什麼原因,這樣才比較科學規範。

醫师头像 康*

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出現腳麻,可能要持續三到六個月,隨著時間的推移可逐漸消失,患者不需擔心。也可以口服營養神經類的藥物,促進神經的恢復。如果腳麻持續時間超過六個月以上,可以到門診找骨科專業的醫師進行諮詢,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必要時還需進一步治療。

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表現為腳麻在臨床上較為多見,許多患者在手術前主要表現為腿痛,無腳麻的感覺,但是術後出現了腳麻,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在臨床中,患者對疼痛的感覺非常敏感,做完手術之後,對疼痛的緩解立竿見影,但是腳麻會隨之而表現出來,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突出症壓迫神經時,同時表現為神經髓鞘的損傷。手術消除神經壓迫後,立刻表現為腳麻等神經髓鞘的症狀。

醫师头像 包*

椎間盤突出手術後出現腳麻症狀,應立即就醫複診,由專業醫師判斷原因並制定相對應的治療方案。

術後復健訓練方面,需在醫師或復健治療師的指導下,逐步進行腰背肌力量訓練和下肢功能鍛鍊,如直腿抬高、五點支撐等動作,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神經功能恢復。藥物緩解方面,可遵醫囑使用營養神經類藥物,如維生素B1、甲鈷胺等,以及改善循環的藥物,幫助緩解麻木症狀。物理治療方面,可考慮採用中醫針灸、推拿、物理治療等方法,刺激神經末梢,促進神經傳導功能的恢復。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再次就診評估,透過影像學檢查等方式,排除是否存在神經壓迫、發炎反應等問題,必要時可能需要進一步介入治療。生活習慣調整方面,應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特別是久坐或久站,注意站姿、坐姿和睡姿的正確性,選擇合適的床墊和枕頭,以減少腰椎負擔。心理諮詢方面,患者術後可能會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家人和朋友應給予關心和支持,幫助患者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和復健。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及下肢受寒,寒冷刺激可能會加重麻木症狀。同時,要控制體重,過重的體重會增加腰椎負荷,不利於復健。飲食上,應均衡營養,多攝取富含鈣、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新鮮蔬果等,以促進骨骼和神經組織的修復。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重度勞動,特別是在復健初期,應以休息為主,逐漸增加活動量。戒菸限酒,不良嗜好會影響血液循環,不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定期複查,密切關注自身恢復情況,及時與醫師溝通,調整治療方案。

本內容不能作為疾病治療的依據,請充分理解此點,是否前往醫療機構就診請自行判斷,風險請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