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糖尿病腎病變一定會發展到尿毒症嗎?

雷支* 醫師#1

尿毒症是糖尿病最終的結局之一,無論是第一型糖尿病還是第二型糖尿病都可以發生,但並非一定會發生,關鍵在於對糖尿病干預治療的如何,科學規範地治療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避免尿毒症發生,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並享有應有的預期壽命的。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於,長期高血糖對血管造成損害,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發生。由於腎是一個血流淨化器官,簡單地說是通過大量的細小血管的滲透作用將血糖中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而高血糖首先損害的就是細小血管且損傷程度更重,當腎中的細小血管發生病變時,滲透作用無法正常完成,大量有害物質特別是一些毒素積存在體內,就會引起一系列中毒反應,稱為尿毒症。

因此,要避免尿毒症的發生首先就要控制好血糖,同時機體的糖脂代謝是密切相關的,而血壓又與糖脂代謝緊密相連,所以有糖尿病的人一定要將血糖、血脂、血壓等控制達標。而第一型糖尿病與第二型糖尿病,高血糖是共同的結果,只不過在造成高血糖發生的原因上有所區別。

第一型糖尿病自身胰島細胞缺失或是全部凋亡,無法分泌出胰島素,使得血糖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引起高血糖發生,因此,必須採取注射外源性的胰島素才能滿足機體利用血糖的需要,但只要計算好胰島素的注射量,完全可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第二型糖尿病自身胰島細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只是分泌的數量不足,血糖利用率下降導致血糖升高,目前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如控制飲食、多做運動以及服用各種類型的降糖藥,一方面促進殘存的胰島細胞分泌更多有胰島素,一方面減少血糖的來源使有限的胰島素得到充分利用,從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由此可見,糖尿病雖然不能完全得到根本的治癒,但卻完全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處延緩血管病變的發生,從而避免尿毒症的發生。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糖尿病是一種漸進性的疾病,隨著病程的延長病情會不斷加重,腎損害也可能會發生,但尿毒症屬於糖尿病腎病變的四、五期,而前三期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治療甚至還有逆轉至正常的可能。

因此,無論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糖尿病的人,都應當密切關注腎損害的發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定期做尿液常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尤其是病程超過10年的人每天都應當進行一到兩次檢查。

糖尿病腎病變貧血怎麼辦?

吳宜* 醫師#2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於對全身各器官的損害而引起多多種併發症,其中心、腦、眼、腎等往往是致死致殘的疾病。這些疾病發生的病理基礎都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動脈粥狀硬化,由於其發生是一個漸進而緩慢的過程,在不同的進展階段所表現出的症狀和治療措施也有不同,治療效果也有差異,比如對腎臟的損害分經歷幾個階段:

糖尿病發生的頭一兩年,不穩定的血糖即可能對腎產生微損傷,但不會有任何症狀表現。三到五年後腎臟的損傷程度加重,但由於腎臟有強大的償功能,症狀體徵上仍然沒有表現。

糖尿病5年以上,如血糖沒有得到良好控制,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有較明顯的下降,尿中可能會有蛋白出現,此階段即為常說的糖尿病腎病變3期,病人身體仍然不會明顯症狀表現,部分病人會出現血壓升高。此階段及時採取干預治療是完全可以逆轉至正常的。

3期糖尿病腎病變如治療不及時,大多會有明顯的血壓升高,表現出下肢、眼瞼的水腫,血脂也常出現異常,會有貧血發生。這一時間的腎臟病變已經進入不可逆期。

病情繼續進展腎臟功能完全喪失,病人出現少尿或無尿現象,機體的各種毒素無法排出,即進入了尿毒症期,必須依靠透析或腎移植維持生命,身心和經濟上將承受沉重的負擔。

由此可見,糖尿病腎病變從病程上來說,處於前3期時可以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完全可以阻止病變繼續進展,還有逆轉減輕甚至恢復正常的可能,關鍵是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最簡單有效的監測措施是定期(每年1-2次)尿微量白蛋白檢查,通過這種定量蛋白檢測手段及時發現腎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