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箕門穴

功效

箕門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道,它具有健脾滲濕、清熱利尿的作用。

主治

臨床上,我們使用箕門穴治療腹股溝的腫痛、小便不利、疝氣等證。

精準位置

箕門穴道於股前區,在髕底內側緣與沖門的連線上1/3與下2/3的交點處,在長收肌與縫匠肌的交點。

穴道位置

取穴方法

取穴時,病人取坐位或仰臥位,我們找到髕底的內側緣,再找到沖門穴,二者連線上1/3與下2/3的交點處就是箕門穴了,可以摸到動脈的搏動。

穴道位置

取穴小貼士

取穴方法為臨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根據長期臨床經驗總結而來,操作時建議結合精準位置取穴。

本穴的取穴方法使用了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病人自身拇指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

取穴成功後,按壓局部會有酸脹感。

按摩療法

用拇指的指腹對箕門穴進行環狀地按揉,每次2-3分鐘,可以治療腹股溝的腫痛,小腸的疝氣。

穴道療法

針刺療法

避開動脈,用針灸針直刺0.5-1寸,可以治療尿路阻塞、腹股溝的腫痛。

穴道療法

艾灸療法

用艾條距離皮膚3-5公分,懸灸10-15分鐘,可以治療小便不利、癃閉、腹股溝腫痛等證。

穴道療法

穴道療法小貼士

按摩時,用力要均勻、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膚損傷。

針刺療法需由專業醫生操作,病人切勿自行操作。

艾灸時,及時清理艾灰,防止燙傷皮膚。

穴道配伍

箕門穴與中極穴相配伍,可治療小便不利,淋證。

箕門穴與沖門穴相配伍,可治療腹股溝的腫痛、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