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髎穴
功效
次髎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具有疏導水液、健脾除濕的功效。
主治
小便不利、月經失調、經痛、腰痛等。
精準位置
次髎穴道於骶區,正對第2骶後孔中。
取穴方法
取穴時,病人取俯臥位,先在骶部找到髂後上棘,髂後上棘正對第1骶後孔,在第1骶後孔下方可以找到第2骶後孔,次髎穴就在第2骶後孔中。
取穴小貼士
取穴方法為臨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根據長期臨床經驗總結而來,操作時建議結合精準位置取穴。
取穴成功後,按壓局部會有酸脹感。
按摩療法
找到雙側次髎穴,用拇指和食指指腹對次髎穴進行按揉,每次按揉200下或3分鐘即可,可以輔助治療各種婦科及男科病證。
針刺療法
用毫針對次髎穴進行直刺,進針深度為1-1.5寸,可以治療經痛、遺精等。
艾灸療法
用艾條在距離皮膚3-5公分處對次髎穴進行懸灸,灸治10-15分鐘,可以治療腰骶部疼痛、月經失調等。
刮痧療法
用刮痧板與皮膚呈45°,自上而下對次髎穴進行刮擦,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次刮擦3-5分鐘,可以輔助治療腰骶關節炎、經痛等。
拔罐療法
用氣罐或火罐在次髎穴局部進行拔罐,留罐5-10分鐘,可以緩解腰骶部疼痛、月經失調等。
穴道療法小貼士
按摩時,用力要均勻、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膚損傷。
針刺療法需由專業醫生操作,病人切勿自行操作。
艾灸時,及時清理艾灰,防止燙傷皮膚。
刮痧時,不宜強行出痧,有皮膚病病人不適合刮痧療法。
拔罐時,注意控制留罐時間,以免損傷皮膚。
穴道配伍
次髎穴與上髎穴相配伍,可治療經痛。
次髎穴與三陰交穴相配伍,可治療遺尿。
次髎穴與湧泉穴相配伍,可治療不孕症。